王北星:离开赛场之后
名人面对面
面对 | 王北星
“我就想是我的问题,还是刀的问题”
索契冬奥会女子500米速度滑冰决赛开赛前,包括蔡振华在内的时任中国代表团高层领导,都穿着中国队队服坐在看台上,等待着王北星的夺冠时刻。王北星输了,以第七名的成绩惨败。韩国选手李相花夺冠,和自己的教练凯文拥抱庆祝,而凯文也曾担任了王北星八年的教练。
田川:有记者观察到,说你看到了他们两个人击掌去庆祝之后,你就把眼神撇开了,但是我们不知道当时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所以我们也想要跟你证实,当时那个场景和那个环境,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王北星:说实话这一幕我真的不是特别能记得起来了,可能当时我心里会有一点点,说不出来的滋味。但是我确实不记得了,看来这一幕可能对我来说不是非常重要,但当时从心里还是祝贺李相花和凯文的,因为跟李相花是老对手,也是老朋友,当然跟凯文,我曾经跟他练了八年,他是当了我八年的教练。我觉得就是在赛场上,大家就都以实力相争,那么最后的结果出来了之后,你没有拿到金牌是遗憾,但是别人拿到,我觉得同样这个祝贺会送给对方。
王北星与曾经的教练凯文
经历索契冬奥会的失败之后,王北星反复回忆之前四年的训练细节,她想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关于冰刀的一次事故,则让她久久不能释怀。
王北星:在2013年的时候,我前期练的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进入到2014年1月初,1月中旬的时候,杰米(教练)有一天就看我的刀说,我看看你的刀吧,他说你这刀好像弧度太小了,我给你打一下吧。然后当他磨完之后,我第二天就摔跤了,摔得特别惨,因为我好像印象里十几年二十年都没有摔跤了,摔完之后我都懵了,什么情况啊。你想想还有一个月就要比奥运会了,你这个时候摔跤,心理上是接受不了的,然后没过两天,又摔跤了。
田川:受到打击了。
王北星:是受到打击了,但是我就想是我的问题,还是刀的问题,然后同时间有一个队友,他同时也是让杰米(教练)弄刀之后,然后也摔跤。
田川:所以结果有解决这个问题吗?
王北星:一直没解决,所以就在后来比赛的时候,到那儿我觉得控制不住,我就稍微缓一缓然后再过了那个顶弧,速度最快的时候就好了。
田川:所以这个也是当年在2014年奥运会的时候,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王北星:是。而且想想它是在最后一个月发生的,因为之前可能在很多媒体面前这方面我聊得不是很多,很多人会觉得借口太多了。
田川:好像在找客观的一些因素啊或者是怎么样的。
王北星:对,但确实是因为出现了差错,所以最后才导致了我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田川:最后总结出的结果是?
王北星:就是沟通的有效率不高, 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所以说这些经验,我希望能够和我同行的朋友,包括一些小队员,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些借鉴。
“我没有说自己在下坡的时候退役了”
奥运会赛前和教练产生沟通问题,似乎成了王北星的魔咒。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王北星和教练凯文在训练计划上出现了分歧,这也导致了她在那一届冬奥会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仅收获一枚铜牌。
王北星:结束了温哥华冬奥会之后,我有那么一段时间训练不是非常系统,当时冬运中心的领导,希望我在国内的团队当中,有更好的服务,包括教练团队,包括医疗、科研等等,希望能够留在国内尝试一下,一个新的思路。我觉得其实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当时在国内,可能我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理想的教练。然后又回到了温哥华,再次跟凯文合作的那一年度的训练,那一年练得也不是很理想。
反反复复尝试之后,王北星离开了合作近十年的凯文,准备回中国受训。但国内的训练模式,她又有些“水土不服”,挣扎许久,王北星重新找了一名加拿大教练,杰米·沃瑟斯庞。
王北星:所以我又选了一个加拿大的教练,叫杰米·沃瑟斯庞。从2010年到2014年,我就发现我一直在不停地换教练,在适应不同教练的训练方法还有理念,然后那一年呢,跟杰米练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在那个赛季滑出了个人最好的成绩,突破了37秒这个大关,目前世界女子突破37秒大关的也不到10个。
田川:好厉害。
王北星:我还是在那个范围里,到退役之前,我成绩还是在向上走的,我没有说自己在下坡的时候退役了。
田川:和自己的这一场比赛我们是赢了的。
王北星:对,就还是在一个巅峰期,然后我是退役了,只不过这个巅峰期没在奥运会上出现。
田川:那在比完赛了之后,比较不理想的一个成绩有没有影响到你之后运动生涯的发展?
王北星:没有,因为在索契备战那一年当中,我就非常确定自己在索契之后要退役,无论是我实现了梦想,或者是还是没实现,我都想要选择另一种生活,不再是运动员的这样一个生活。
田川:为什么呢?
王北星:我觉得是时间了,就觉得是时候了。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王北星获得铜牌
“租了一个房子,把宝宝带过去”
王北星生命的前三十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冰场。7岁开始学习滑冰。那时她的梦想就是希望像速滑名将叶乔波一样能够站在世界大赛的领奖台上。
索契冬奥会之后,王北星决定退役。她说她以半蹲的姿势过了二十多年,现在想换一下姿势。
嘴里说着要改变,但在退役那一刻她其实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往哪儿走。好在人民大学为王北星保留着入学资格,她选择了全日制MBA课程。本来计划着先上个学再慢慢摸索。可还没入学,王北星就怀孕了。
王北星在微博上发出与女儿的合照
王北星:全日制的学习压力肯定很大,然后同时还要带着宝宝,我为了能够不落每一堂讨论课,就直接在人民大学校园内,租了一个房子,然后把宝宝带过去。第一年我上学的时候,每天睡眠四个小时。我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做作业,我就闷头自己在网上搜一些资料,然后之后就有那么一段时间特别焦虑,其实照顾孩子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只是说我每三个小时要喂奶。所以前期学习我感觉特别累,分配时间不好,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一个人在那儿琢磨上。
田川:又是沟通出现了问题,其实可以更多的分享,更多的探讨。
王北星:然后我们同学给了我一些建议,说你不明白的时候,你就立刻去找同学问,无论是谁,你听他们去讲的时候,也许比你自己在搜集资料,可能更有效,更快。
退役后这四年里,王北星除了照顾女儿,完成学业,还经常做些冰上赛事解说,也当过出镜记者,也开过轮滑俱乐部,还参与了不少冰雪公益推广活动。
王北星与主持人田川在冰场
王北星:我还是喜欢体育的这个圈子。我喜欢和速度滑冰更近,跟这个竞技体育更近,然后慢慢的有机会接触一些竞赛组织。2015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这个竞赛组织,我发现其实挺有趣的。但当时我付出了好多,比如说我出去拉赞助、去写竞赛规程,然后去考察场地,去跟公安部消防部很多部门去沟通这件事情,去找媒体谈。拉赞助的时候很容易碰到那种从领导到员工跟你照完相后,然后说真的不好意思我们没法赞助。我觉得这段经历还是挺重要的,它让我了解,其实我对竞赛组织这块儿还是很感兴趣的。
王北星在人民大学的毕业典礼
“专心感受的话,你会感觉你的呼吸也变慢”
诸多尝试后,王北星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冰上运动。而现在的王北星,是北京冬奥组委速度滑冰竞赛主任候选人。
田川:给观众朋友们一点小贴士吧,因为整个赛事也是新年的时候嘛,我们可以有哪一些特别的点去关注这样的一个比赛,让它更加有趣味?或者是更加有专业性?
王北星:其实我可以跟观众朋友分享一下,运动员从起跑,发令员喊“各就各位”的时候,运动员要站在起跑线上,如果这个时候你专心感受的话,你会感觉你的呼吸也变慢,感觉这个时候空气是凝固的,然后“准备”,就是慢慢地从站立的姿势到了准备的姿势,这个时候你可以数秒数,一秒两秒,大概在两秒到三秒之间的时候,这个枪一定是发,就走。但这个期间运动员是不能动的,如果但凡有一点动,发令员就会吹哨子。
用了四年时间,王北星重新找到了生活方向。现在她的主要工作是服务于跟竞赛相关的运动员、裁判员、媒体、观众。以前她考虑的是如何当第一,现在她考虑的是如何组织一场竞赛,如何给运动员提供更好的竞技空间,如何给观众提供更舒适的观赛体验。
田川:作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当你进到一个场馆的时候,你会观察哪几点,来确定说这个冰场是不是符合你的标准,或者是不是会激发你的情绪,滑出好成绩?
王北星:如果我是运动员的话,我可能只关心冰面,关心空气中有没有灰尘,因为新的场馆肯定容易掉一些灰尘。但是可能作为工作人员来讲,你进去之后先观察一下场馆的结构,是高的低的,然后也是看看冰面的整洁度,颜色是不是白,看看冰面的亮度光泽,然后感受一下空气当中湿度大概能是多少,对于我们来说,正常来讲40%比较理想,我们还要考虑一进场馆灯光是不是柔和,因为灯光特别刺眼的时候,对于转播、拍照等等都会有影响。
田川:现在的状态是更加的大爱了,为更多不同的角色去做一个综合的考量。
王北星:对,要为很多人去服务嘛,每个相关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刘梦琪、蒙小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