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六国脚”|原国家队主力中卫蔡锦标的足坛生涯
来源:兴宁文旅体
在兴宁,足球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兴宁也因此获得了“足球之乡”的美誉,在1930年成立了宁江足球队,1941年在兴城大坝里建成公共体育场,内设足球场。1959年,成立了以足球为重点的县业余体校。其后体校和各中学为省级以上专业足球运动队培养输送了不少优秀足球人才,其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输送至国家男子足球队的有蔡锦标、郭亿军、谢育新、伍文兵、张小文,及中国女足“第一代”的代表性人物吴伟英,盛极一时,人称“一县六国脚”。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一县六国脚”之一,原国家队主力中卫蔡锦标。
老一辈球迷都知道,广东足坛历来出优秀的进攻型球员,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入选国足的广东籍球员大部分都是进攻型的球员,或是中场如陈熙荣、容志行、彭伟国,或是前锋如杜智仁、古广明、胡志军。不过,今天我们所介绍的广东球员,他不仅在国家队后防线上占据一个主力位置,更是凭借出色的发挥为自己的国脚生涯写下浓厚的一笔,他就是蔡锦标。
蔡锦标,男,1954年出生于兴宁,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队主力中卫,是兴宁县体委上送人才中的第一个运动健将,曾在兴宁城镇三小、兴宁一中就读,1963 年参加兴宁县业余体校足球班训练,1973年选入广东省青年足球队,1974年进广东省足球一队,1976年入选国家足球队。
展开全文
蔡锦标在球场上头脑冷静,判断准确,抢截凶狠,作风泼辣,防守稳健,弹跳力好,善用头球。
关于蔡锦标的花名,有球迷叫他“铁头”,也有人叫他“铜头”,其实不管叫什么头,反正蔡锦标的头很硬就对了。除了在比赛中履行中后卫的防守职责之外,蔡锦标经常在本方发角球时冲到对方禁区中争抢头球,或摆渡为队友创造机会,或直接头球攻门。
1974年,蔡锦标跟随广东青年队参加全国青年足球赛,并获得第四名的成绩。赛事一结束,他就被上调进入苏永舜指导执教的广东一队。
第三届全运会冠军
三运会决赛阶段,蔡锦标所在的广东队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四强。经过跌宕起伏的半决赛,依靠点球大战,广东队最终晋级决赛。
决赛对阵辽宁,广东队由欧伟庭先下一城,随后辽宁队陶义田将比分扳平,90分钟内双方1-1战为平局。就在两队准备进行加时赛时,三运会组委会临时决定由广东和辽宁一起并列冠军。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足球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足球冠军。
亚洲杯季军
由于在联赛中表现出色,蔡锦标很快就收到了国家队的征召。1976年,蔡锦标入选国家队集训大名单,并随队前往伊朗德黑兰参加第六届亚洲杯,这是中国足球第一次参加亚洲杯决赛圈的比赛,最终,中国队在三四名争夺战中1-0力克伊拉克队,夺取本届亚洲杯季军。
冲击世界杯
1981年世预赛中,中国队对阵沙特队,在黄向东打入一记惊天远射之后五分钟,蔡锦标利用一次角球机会在面对两名沙特队防守队员的情况下头球破门,帮助中国队2-0战胜沙特。
可惜的是,最后的附加赛中,中国队1-2负于新西兰队,无缘西班牙世界杯。
1982年的尼赫鲁金杯赛,这成为蔡锦标在国家队最后一战。
1983年,蔡锦标所在的广东队在五运会决赛中,点球大战负于上海队,屈居亚军。五运会结束后,蔡锦标正式退役。
退役后一段时间,蔡锦标依旧躬身于足坛事业,担任过广东省女子足球队主教练,继续在球坛上发光发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